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南农学子三下乡:深耕“三农”沃野,讲好青春故事

“上以奉玉食,下以饱苍生。”水稻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常受杂草问题困扰。为深入了解水稻田间杂草发生问题,落实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提升公众对农业生态保护的认知,今年7月,南…

“上以奉玉食,下以饱苍生。”水稻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常受杂草问题困扰。为深入了解水稻田间杂草发生问题,落实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提升公众对农业生态保护的认知,今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心绿野,净草护农”暑期科普调研团前往南京市六合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稻浪滚滚,夏意正浓,田野阡陌间的青年学子耕耘、探讨、感悟、求索,在广袤的大地上与热爱并往,用专业知识为稻田“把脉问诊”,用创意技术凝练出科普小程序;在图文并茂的日历制作中把杂草知识带进千家万户,在深耕沃野的实践中感悟三农情怀与“国之大者”,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乡村故事,展现了农科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躬耕稻亩有条有理

2024年7月19日至20日,“植心绿野,净草护农”暑期科普调研团前往南京市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展开水稻田间杂草调研活动。该活动由学院农药系副教授李俊、专职辅导员夏健鑫带队,六合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徐勇、副站长张晓艳以及全国劳动模范、春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春华参与本次调研。

调研团队在李俊老师的指导下,担当“植物医生”,为试验田“把脉问诊”。李俊详细讲解了水稻田中常见杂草的辨识特征,并介绍了杂草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团队成员对水稻田中常见的杂草种类进行了辨识学习,了解了这些杂草的生长周期及其对水稻生长的潜在影响。

在采集过程中,调研成员发现有一种杂草格外常见,它的叶片呈长圆形,对称生长,其茎基部匍匐,上部斜升。经过仔细辨别,确认这是一种名为“水花生”的杂草。这种草学名叫“喜旱莲子草”,也叫“革命草”,原本作为饲料加以推广,后逸为恶性杂草,具有繁殖速度快、危害性大的特点。李俊提醒团队成员,要加强对这种杂草的防治,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团队成员细致观察了不同种类杂草的形态特征,记录其分布情况,并采集了代表性样本,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

57215aaf-2be5-4911-aaef-1350a8a925e3图为调研团在采集杂草 朱昱瑄 摄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向调研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这里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但化学防治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人工除草又费时费力。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办法。”

调研团成员表示:“我们亲眼见证了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也了解到了农民在防控杂草方面遇到的困难。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学以致用,利用自己的专业,促进水稻高产研究。”

数据收集有苦有乐

团队高度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收集,对田间发现的杂草进行取样,针对其发生的不同区位和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储存。为更好地开展后期宣传科普工作,团队成员围绕杂草的分类鉴定和细节特征开展了详细的记录工作。“水稻和稗草虽然都是禾本科植物,但是稗草的叶子比水稻颜色深,光滑无毛,无叶舌叶耳。而水稻是有叶舌叶耳的,在叶耳的骨节上还有细细的绒毛,大家别搞错了。”团队成员相互提醒,相互鼓励,脱下鞋袜与水稻田进行亲密接触,虽然田里的淤泥很深,偶有昆虫低空略过,但团队成员不顾身上溅到的污点和不小心被水稻叶片划开的口子,在水稻田间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互相“炫耀”着收集到的样本,再像宝贝一样揣进口袋,为后期材料整理和科普创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9b60f061-3d4a-426d-b9cd-3e25a8e1ecbb图为调研团成员在田间调研 朱昱瑄 摄

创意科普有声有色

实践过程中,李俊副教授向成员们强调了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性以及科学除草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如何将这次调研成果转化为易于传播的科普材料。大家决定制作一份“杂草科普日历”,将每月份常见的杂草种类、特征、危害及防治方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

回到基地后,调研团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根据采集的样本和照片,精心设计了日历的版面,确保了每个月份的插图既符合实际又具有美感。正如图片中所示,日历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简洁而不失生动,每张插图都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虽然文字在图片中显得较小,但足以勾勒出杂草的基本特征和防治要点。

98a8eb23-0b3b-4a2f-83dc-3e5da8f76632图为团队制作的科普日历 虞佳珞摄

随着科普日历的初步完成,团队计划将这份日历免费发放给当地的农民朋友、学校师生以及农业合作社等,以提高大家对杂草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科学防控能力。同时,调研团还计划在未来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科普覆盖面,为农业绿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此外,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农业知识,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团队综合前期实践成果还成功开发并推出了“水稻杂草科普”小程序。该小程序当前已上线试运行。该程序主要覆盖以下功能:

杂草鉴定识别:通过丰富的图文信息,帮助识别水稻田中常见的杂草种类。每种杂草都附有详细的描述和高清图片,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危害评估:提供详尽的杂草危害分析,帮助了解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评估杂草对作物的具体危害程度。

生态防治方案:推荐绿色生态的杂草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推荐的防治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际验证,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小程序操作简便,功能清晰,内容涵盖了从杂草识别到防治的全面信息。其内容由资深专业教师和植物保护专家审核,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未来,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与专家进行在线咨询,获取即时指导与建议。团队将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用户反馈不断更新和完善小程序内容,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以让“水稻杂草科普”小程序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得力助手为目标,向公众普及绿色农业知识,助力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发展。

fe04ead3-acb8-4ebc-a206-c9033731ed56图为团队制作的“水稻杂草科普”小程序

三农发展有梦有我

在调研活动中,六合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的专家们为调研团队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徐勇站长围绕六合区水稻田杂草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指出,“六合区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水稻栽培管理方式”,并分享了当前的水稻夏管工作方式,使调研团成员获益匪浅。

张晓艳副站长以PPT和案例视频的形式,介绍了植保站在杂草防控方面的经验,包括不同杂草的防控策略、常用的防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她特别提到,综合防控措施是应对杂草问题的关键,建议结合化学防控、生物防控和农业措施,以提高防控效果,展现了农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调研团队还与全国劳模、春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春华进行了深入交流。朱春华详细介绍了农场在水稻田杂草防控方面的措施。他指出,春华家庭农场在杂草防控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适时耕作、精确施药以及合理轮作等。利用这些举措,农场在控制杂草生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朱春华还分享了农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天气变化对防控措施的影响以及某些药剂的使用限制。他表示,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农场在水稻田杂草防控方面逐渐取得了突破,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我有一个梦,禾下乘凉梦。以前只是听着这个伟大梦想,现在我明白原来我也能够为水稻增产做出贡献。”听完朱春华的分享后,调研团成员虞佳珞也分享了她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我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水稻田杂草的分布状况及其防控策略,还亲眼见证了农业科技与实践结合所带来的巨大潜力。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的专业指导,到春华家庭农场的具体实践案例,每一环节都凸显了杂草防治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杂草虽小,却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长环境和最终产量,是粮食安全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农业也不仅仅是耕作与收获的简单循环,它蕴含着科技创新的力量,承载着对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深耕三农沃野,讲好青春故事。面向未来,团队成员信心满满,立志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之中,为守护“禾下乘凉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奋斗奋进,再建新功。

ff037e59-a89c-4080-81bb-1a4a16c74167图为调研团合照 朱昱瑄 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